永勝港是杭州未來科技城永勝圩內的重要排澇河道之一。永勝港西起閑林港,東至香樟港,近閑林港閘站設有泵站,枯水和平水期可向永勝港內補水,豐水期可將永勝港內水排至閑林港。
永勝港屬于運河平原水網,水流較慢,河道水體較渾濁,透明度較低,水質常年為V類,整體感官不佳。永勝港河道兩岸存在多個建設工地和民居點,部分地下管網存在歷史遺留的錯接、漏接等問題。多個因素疊加使得永勝港水質常有指標超標的情況發生。
2020年5月8日,正式開始治理。
從2020年5月8日系統開始治理,到2020年5月26日(系統運行18天),經水質在線監測站的監測數據和杭州市余杭區余杭環境保護監察所出具的化驗報告顯示,永勝港水質提升示范段的水質已由地表水V類提升至地表水III類標準,河道水質得到了顯著改善。
截至目前(2021年6月),經過一年的治理,除河道行洪期間,永勝港一直保持良好的水質情況,已穩定達到了地表III類-IV類水標準,順利通過上級部門一年來的每月考核,水環境得到了極大提升。
“智慧感知”聯動反饋控制通過水質在線監測站長年每隔15分鐘的水質實時監測結果,經濟化的決定超氧納米氣泡治理儀的投入設備數量和工作時間,保證最優的治理效果和最經濟投入成本比值。在沒有污染流入時,定期、短時地使用超氧納米氣泡,提升水體“免疫力”;一旦發生突發污染時間,及時啟動超氧納米氣泡水質治理儀,在污染前期消除污染影響,避免對水生態系統造成傷害。
水質在線監測運用了國際領先的多源光譜融合分析技術,采用多個不同波段的激發光源同步照射水樣,生成待測樣品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熒光發射光譜和拉曼散射光譜。經過光譜特征提取和光譜平衡,排除各種干擾因素的同時,避免“信息掩蓋”,通過信息融合建模分析,獲得準確的水質分析結果。該技術突破了現有的化學檢測速度慢,光學法分析精度低、抗干擾能力差的技術瓶頸,顯著提升了水體有機物污染綜合指標的在線分析性能。
該技術通過高壓將分子篩從空氣中分離出的純氧注入河水中,形成超飽和的氧-水溶液。因氧氣氣泡直徑達到了納米級,大大提高了氣泡在水中的滯留時間,可充分反應、分解水體和厭氧有機底泥中的污染物,并阻止底泥中的污染物轉移到上層水體。此外,超氧納米氣泡還可激活底泥中的好氧土著微生物,加快底泥中優勢菌群從厭氧菌轉變為好氧菌,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將水生態系統從“亞健康”扭轉為“健康”狀態。
▲永勝港水質提升示范項目治理前
該治理系統于2020年10月被授予了“水利先進實用技術優秀示范工程”的榮譽,獲得了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的重點推薦,能獲得此殊榮,是對希瑪諾技術和產品的認可,也是對希瑪諾堅持科技治水、堅持創新管理的激勵。
“三維一體”水環境治理系統通過智能聯動反饋控制,根據水質在線監測站長期對水質不間斷的高頻監測結果,科學啟動使用超氧納米氣泡水質治理儀,靈活控制設備運行數量和工作時間,以最優的治理方式獲得最佳的治理效果,保護水環境的同時,又能最大程度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對能源合理化有效利用,有效推動了全面感知、廣泛協同、智能決策的“智慧水務”建設,使之達到“智慧”的狀態,有效促進水務信息化建設。